护航艇作为舰队中灵活多变的作战单位,加点方向直接影响实战表现。优先考虑主武器冷却和伤害加成是通用原则,几乎所有护航艇都需要先点满这两个属性。冷却缩短能显著提升输出频率,伤害强化则直接提高单次攻击效果,两者结合能让护航艇在短时间内爆发更强火力。对空型护航艇需要额外补足命中率,避免因闪避机制浪费输出机会;对舰型则要关注暴击率和目标锁定速度,确保快速切换目标并造成致命打击。
装甲系统的加点需要根据护航艇定位灵活调整。扛伤型护航艇建议优先点满结构值增强,直接提升生存能力;闪避型则要侧重涂层和动力系统的闪避率加成,利用机动性规避伤害。注意不要盲目堆叠护甲,有些护航艇的装甲系统收益较低,不如将技能点分配给输出或功能性属性。动力系统中的锁定时间缩减对依赖命中的护航艇至关重要,特别是搭载在无锁定加成的母舰时,这点能有效弥补先天缺陷。
部分护航艇的策略效果与常规输出模式存在冲突,这类情况建议放弃策略转向基础属性强化。但像列维9号这类依赖策略提升爆发的护航艇,则必须优先激活策略技能。虚灵的信息干扰系统自带闪避加成,点满后能大幅提升战场存活率,这类功能性系统往往比纯数值加成更具战术价值。
当护航艇由提供锁定加成的航母搭载时,可以省下锁定相关技能点;若母舰缺乏支援功能,则需自行补足命中短板。侧翼包夹战术中的护航艇需要强化移动速度和目标切换效率,正面作战的则要平衡生存与输出。记住最终加点要服务于舰队整体战术,单艘护航艇的完美配置未必适合实际战场需求。
前期优先保证核心输出系统的完整加点,次要系统如副武器或非关键防御属性可以暂缓。蜂巢守卫者这类过渡型护航艇不必投入过多技能点,重点培养T800或星云追逐者等后期主力。加点方案代码能帮助快速切换配置,针对不同敌人预先保存几套方案会更高效。随着游戏进程推进,记得定期调整加点以适应新的战场环境。
加点后要通过战斗回放观察实际效果,重点关注DPS变化和生存时长。如果发现护航艇经常未发挥作用就被击毁,可能需要重新分配装甲系统的技能点;若输出低于预期,则检查冷却和暴击是否达标。别人的攻略只是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舰队的实际情况微调,找到最适合的加点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