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援功能是提升舰队作战效率的核心机制之一,尤其对于巡洋舰这类中型舰船而言,合理运用增援可以突破指挥值限制并优化战术部署。增援的最大距离为3000吉米,且增援速度是曲率航行的5倍,这使得巡洋舰能够快速加入远距离战斗,而无需担心因移动速度过慢延误战机。需若被增援的舰队原本处于曲速航行状态,增援后会强制转为普通航行速度,因此应避免在舰队曲速移动时发起增援请求。
增援功能在巡洋舰编队中可发挥独特优势,例如利用高速侦查舰提前抵达目标区域,再通过增援调遣工程舰或主力巡洋舰,大幅缩短整体行动时间。这一技巧在远距离建造或突袭作战中尤为实用。战列巡洋舰或航母等高指挥值单位也可通过增援加入巡洋舰编队,从而在不占用原有指挥值的情况下增强舰队火力。但需注意,增援仅允许额外加入5艘舰船,且需确保目标舰队未处于交战状态,否则增援指令将无法生效。
巡洋舰的增援策略还需结合其定位进行调整。防御型巡洋舰如乌拉诺斯之矛级可通过增援快速填补前线缺口,而输出型巡洋舰如艾奥级则更适合在主力交战后增援切入,集中火力打击敌方关键目标。部分巡洋舰搭载的特殊系统,如附加动力模块或紧急避险策略,可进一步优化增援后的生存能力。在编队时应优先考虑巡洋舰的子型号特性与增援时机的关系。
矿区冲突或联盟战役中,增援技巧能显著提升巡洋舰的战术灵活性。在封锁野怪刷新点时,可预先部署巡洋舰编队,再通过增援补充维修型舰船如谷神星支援型,以延长持续作战能力。采矿平台或前哨站的资源对接也可通过增援快速调动工程舰,但需注意连接后矿点将无法手动采集,需权衡效率与资源收益。
频繁增援会消耗策略值,且在敌方针对性封锁或伏击战术下可能适得其反。建议结合舰队预警机制,在安全航线内执行增援,同时利用计划圈曲速特性同步调动高速舰船与增援单位。巡洋舰作为舰队中坚力量,其增援部署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战场主动权,需根据实时战况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