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的雷达侦测系统是战术执行的核心装备之一。雷达的主要功能包括探测敌方舰船位置、规避敌方反潜力量以及为鱼雷攻击提供目标参数。潜艇雷达的探测范围受天气条件影响,晴朗天气下探测效率最高,而暴雨或台风会显著降低侦测距离。雷达使用时需保持潜艇处于水面或通气管深度,下潜状态下雷达将完全失效。雷达信号可能暴露潜艇位置,因此需权衡侦测需求与隐蔽性,建议在关键战术节点短时开启雷达。
雷达与声呐系统的协同使用是提升侦测效率的关键。声呐适合水下被动监听,而雷达更擅长水面主动扫描。当敌方驱逐舰开启反潜模式时,雷达可提前发现其动向,应立即下潜切换至声呐静默状态。雷达探测到的目标会显示在战术地图上,包括舰船类型、航向和速度等基础信息,但无法识别具体舰船型号。对于高速移动目标,雷达需持续扫描更新数据,否则会出现信息滞后。
雷达的战术部署需要结合潜艇的机动策略。在伏击商船队时,可间隔性开启雷达快速定位目标,随后关闭雷达依靠潜望镜完成最终瞄准。对抗敌方舰队时,应优先用雷达识别护航驱逐舰位置,保持与其航线的垂直距离。雷达探测到空中目标时,必须立即下潜规避,因为潜艇对空防御能力极弱。雷达在夜间作战中效果会打折扣,更依赖声呐和水听器。
雷达系统的升级与兵种搭配直接影响作战效能。驱逐舰配备的雷达干扰技能会压制潜艇雷达功能,因此需通过军官技能或科技研发提升抗干扰能力。潜艇编队作战时,建议仅由领航潜艇开启雷达,其余潜艇共享侦测数据以减少暴露风险。雷达信息需实时与鱼雷计算系统联动,确保目标移动轨迹预测的准确性。后期高级潜艇的雷达可穿透薄雾,但探测精度仍会下降20%-30%。
掌握雷达的冷却节奏是高级操作要点。每次雷达扫描后会有短暂冷却期,潜艇处于无侦测状态,需提前规划机动路线。在敌方反潜密集区域,可采用雷达脉冲战术——即短时间高频次开关雷达获取瞬时情报。雷达历史轨迹记录功能可辅助分析舰队行进规律,但需手动清除过期数据以避免信息过载。雷达只是战术工具之一,实际作战仍需结合航线预判、水文分析和舰队情报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