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模式下,战马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属性加成、技能协同以及阵容适配性。战马不仅是武将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通过协同效果为团队提供额外增益。合作模式强调团队配合,因此战马的搭配需注重整体战术需求而非单一武将的强化。突击型战马适合输出核心,护卫型战马适合前排坦克,而越野型战马则能提升队伍的机动性。稀有战马如黑金墨龙驹和万毒幽蛊兽具备独特技能,能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战马的协同效果是合作模式的核心考量因素。不同战马的属性叠加能产生额外增益,例如速度型战马与攻击型战马搭配可提升团队爆发能力。技能协同同样重要,万毒幽蛊兽的治疗与伤害转移效果能有效增强团队生存能力,而黑金墨龙驹的群体伤害和减益效果则适合压制敌方阵容。战马升星和好感度培养不可忽视,升星能显著提升属性,好感度则激活额外加成,两者共同决定战马的实战价值。
武将类型与战马的适配性直接影响团队表现。高攻击武将如关羽、吕布适合搭配突击马,以最大化输出效率。肉盾型武将如张飞、典韦应选择护卫马,强化防御与生命值属性。速度型武将如赵云、夏侯惇与越野马的敏捷加成契合,能抢占先手优势。合作模式中需避免属性堆砌失衡,例如过度强化防御而忽视暴击抵抗,可能导致团队面对爆发阵容时陷入被动。
资源分配需优先满足核心战马的培养需求。主力输出武将的专属战马应优先升星,确保其属性成长与团队战术节奏同步。辅助型战马的技能效果如净化、护盾等可作为次要培养目标,用于补充团队功能性短板。跨阵营战马搭配能激活特殊抗性,例如蜀国武将携带魏国战马可针对性克制吴国灼烧效果,此类策略在高端合作对战中尤为重要。
实战中需根据敌方阵容动态调整战马配置。若敌方以控制为主,可增加效果抵抗属性;若敌方侧重爆发输出,则需强化抗暴与护盾技能。战马技能的释放时序也需规划,例如开场增益类技能应配置给先手武将,而濒死触发类技能适合后排脆皮单位。合作模式强调团队协作,战马的选择与培养需服务于整体战术目标,而非追求单一属性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