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兵城的核心功能是作为资源储备与兵力维持的中枢,其建设需围绕资源保存上限和战略稳定性展开。军事区必须优先建造市政厅、围墙、科研中心等关键建筑,其中科研中心需升至满级以支持后续科技研发。资源区布局建议采用1铁矿1稀矿5石油搭配剩余全部农田的模式,这种配置能有效平衡资源产出与粮食储备需求。仓库建筑的数量直接影响粮食保存上限,需根据军事区剩余空间最大化布置,并通过调整仓库百分比参数优化存储效率。
城市选址需遵循地利优先原则,建议选择地图边缘或单面靠界的坐标点,如(5,250)类位置,既能减少被偷袭风险,又便于控制周边平原区域。建设过程中需同步清理邻近区域的平原并废墟化,防止其他玩家通过低迁方式干扰后勤体系。初期资源区升级顺序应为铁矿>石油>农田,民居建设数量控制在6个以内,避免过早消耗过多人口增长空间。雷达站与运输站等辅助设施需达到标准等级,确保战略机动性和视野控制能力。
科技研发是支撑养兵城效能的关键环节,装载科技必须优先升至满级,建筑科技与军训艺术维持在中等水平即可。科研中心应持续运作,采用市长加速技巧——任命高学识军官担任临时市长后再启动研究项目,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陆军科技和侦察技巧的等级直接影响驻防部队战斗力,需与指挥艺术、燃烧引擎等长周期项目同步推进。黄金资源可通过交易所进行稀矿贸易获取,但需注意控制交易频次以避免钻石过度消耗。
兵力维持方面需建立完善的采集体系,初期组建50万卡车规模的采集队是基础标准,后期应扩充至120-130万以满足多线作战需求。军官培养不可与城市建设脱节,参谋部需保留足够容纳空间,81级军官配合5级技能能最大化部队效能。养兵城的军工生产并非主要职能,但需保持15个左右军工单位用于应急补员,过剩产能可转化为轻重工厂辅助科技研发。城市防御依赖炮塔与驻军配合,炮塔重建顺序应列为最优先事项。
最终成型的养兵城应具备三项核心能力:可持续的百万级资源储备量、快速响应战略调动的运输网络、以及抵御中等规模突袭的防御体系。建设过程中需注意控制爆兵城与养兵城的数量比例,通常保持1:8的配比能实现资源与兵力的动态平衡。所有建筑升级都应遵循关键设施优先原则,避免资源分散投入导致整体效能滞后。雷达站满级后提供的全域视野,能为资源采集和战略预警提供决定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