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基地的位置选择与迁移是游戏前中期发展的核心策略之一。玩家初始进入星系时,系统会随机分配一个初始坐标,但这一位置往往资源分布不均或存在安全风险。通过行政菜单中的基地迁移功能,玩家可将主基地重新部署至更理想的区域,前提是基地等级达到4级以上并建造5级前哨站指挥中心。迁移需消耗空闲的工程船,且目标地点需提前建立前哨站作为跳板,这一过程通常需要3小时以上的建造时间。
金属、晶体、重氢三类矿脉的分布密度决定了后期发展的稳定性,理想区域应至少包含4片金属矿、3片水晶矿和2片重氢矿。中型工程船的开采半径有限,因此主基地应尽可能靠近高密度矿区,同时避开敌对玩家活跃的星域。若被迫选择野怪密集区,需确保舰队具备持续清剿能力,否则矿船频繁遇袭会导致资源链断裂。采矿平台的建造能进一步提升效率,但需提前规划计划圈范围,使矿船能启用曲率引擎缩短往返时间。
主基地的防御体系同样依赖地理位置。未受保护的基地可能被其他玩家攻破,触发系统自动启动故障保护机制——基地生命值归零后,将在随机坐标重建并保留30%仓储资源。为避免被动迁移,玩家可主动开启持续5小时的护盾,但需承担3小时预热和冷却期的战术真空。高等级同盟通常通过战略地图监控星门要道,将主基地迁入同盟控制区能显著降低遭遇突袭的概率。
后期发展需平衡资源产出与战略纵深。当基地等级突破区域4后,重组功能将强制清退同盟关系并退役非工程类舰船,主基地的坐标需兼顾采矿效率与战役支援需求。部分玩家会选择小行星带等特殊地形建立前哨链,通过资源对接实现跨星系调度。这种布局虽需消耗更多工程船,但能有效解决单一矿区资源枯竭问题,尤其适合长期活跃的玩家群体。
主基地的最终定位往往取决于个人玩法倾向。偏好PVE的玩家可优先保障资源安全,而热衷军团战的玩家则需将基地作为舰队补给节点。无论选择何种策略,定期评估星系势力变动并调整防御设施,才是确保主基地长期存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