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护航艇的核心在于基地扩建与船坞设施建设。首先需要通过基地扩建解锁船坞设施,这是生产护航艇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逐步解锁更高级的建筑选项。护航艇船坞需要专门升级,以解锁护卫舰生产功能,同时提升维修速度。进入游戏主页面后,点击左下角BASE选项,在基地扩建界面找到建设船坞设施的位置,选择护航艇船坞即可开始建造。船坞设施类型多样,需根据战舰类型和战略需求选择对应船坞。
护航艇的生产依赖于主力战舰生产线。初期无需通过开箱获取蓝图,可直接在基地界面选择战舰生产功能,进入主力战舰生产线后选择护航艇进行追加生产。生产数量受军事港口人口上限限制,需通过升级城建中的港口来提升容量。虽然护航艇属于基础舰种,但对战机有显著克制效果,后期仍需保留一定数量用于舰队保护。需注意工程船与护航艇的生产线冲突,同一时间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生产。
护航艇的战术部署需要结合其特性进行优化。作为可持续作战的舰载机单位,其主要针对战机类目标,因此编队时应优先考虑防空配置。护航艇属于护卫舰以下的一级作战舰,巡航和曲率速度较快,但护甲偏低,适合搭配航母使用以弥补防御短板。在阵型布置上,通常将护航艇置于前方承担阻挡作用,利用被动技能增强战场韧性。升级护航艇属性和装备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建议优先强化火力系统并搭配针对性装备。
护航艇的后期发展需注重资源分配与战术适配。不同类型护航艇性能差异显著,例如重型鱼雷艇单次伤害高且具备对空能力,而脉冲炮艇则均衡适用于多种战斗场景。资源有限时,应优先升级核心护航艇型号,避免分散投入。战斗中需根据敌方舰船类型调整护航艇配置,对抗大型舰船时选择高伤害装备,应对小型舰队则侧重防御性能。定期维护和备份舰队数据可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资源损失。
护航艇的实战价值不仅体现在基础作战,还能通过特殊技能影响战场。部分型号具备隐身或减益效果,可在编队中发挥辅助作用。每艘主舰通常可搭载两艘护航艇,需根据主舰类型匹配对应级别的护航艇型号。轻型主舰仅能搭配轻型护航艇,重型主舰则适配重型护航艇。合理利用护航艇的技能组合,可显著提升舰队整体作战效率,尤其在持久战中能创造更多战术空间。
护航艇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玩家深入理解其机制。从生产到部署需统筹基地建设、资源管理、编队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建议初期以熟悉基础操作为主,后期逐步研究高级战术搭配。通过持续优化护航艇的装备与升级路径,可在星际战争中建立稳固的防御体系,为舰队提供可靠的战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