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的升级空间主要取决于基础属性和模块系统的可拓展性。红宝石级护卫舰和卡里斯托巡洋舰是升级潜力较大的代表,前者凭借均衡的武器系统和装甲配置,后者依靠强力的集束鱼雷和后排站位优势。这两类舰船通过技术点分配和武器调校能显著提升实战表现,适合长期培养。
工程船的升级空间集中在资源采集效率上,尤其是大型工程舰。优先强化开采设备优化和仓库扩容模块,能大幅提升资源收集能力。虽然工程船的战斗属性较弱,但高级采矿技术能缩短发育周期,为后期舰队建设提供稳定资源支持。这类舰船的升级路线相对固定,但效果直接且实用。
载机类舰船如太阳鲸航母的升级空间体现在舰载机协同作战上。通过强化机载弹药维护和辅助雷达系统,可以提升载机出击频率和命中率。这类舰船对技术点需求较高,但成型后能形成多维度火力覆盖,适合中后期大规模战斗。需载机系统的升级需要同步搭配舰载机强化,整体投入较大。
防御型舰船的升级重点在于生存能力,奇美拉级弹炮型通过装甲刚性强化和能量涂层技术,能有效抵抗物理与能量伤害。这类舰船虽然输出能力一般,但作为前排单位能大幅提升舰队容错率。升级时建议优先点满抗性模块,再考虑次要功能,以确保在高压战斗中稳定发挥屏障作用。
选择升级空间大的舰船需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前期侧重工程船和护卫舰的快速成型,中后期转向巡洋舰和航母的深度培养。每类舰船都有独特的强化路径,合理规划技术点分配和资源投入,才能最大化舰队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