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不足是玩家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金属、晶体和重氢这三种基础资源。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采集与分配效率。首先需要明确资源的主要来源:一是通过城建中的资源生产建筑稳定产出,二是依靠工程舰船在野外采集。初期金属和晶体需求较高,中后期重氢消耗量会显著增加。合理规划工程舰船的部署,确保每种资源都有至少一艘舰船专职采集,避免因分配不均导致某类资源严重短缺。
提升资源采集效率的关键在于工程舰船的强化与采矿平台的利用。工程舰船通过挖矿积累经验后,可升级其采集技能模块,优先强化仓储容量和采集速度。采矿平台能覆盖22区域并提供效率加成,初级平台提升约10%,高级平台可达30%。选址时应尽量覆盖高等级资源点,同时避免与盟友的采矿范围重叠。需单个资源点的储量有限,长时间开采后需手动更换目标点,否则工程舰船会因资源枯竭而闲置。
资源管理不仅限于采集环节,还需关注城建升级的优先级。小型综合工厂、金属炼化工厂和晶体合成工厂是提升资源产量的关键建筑,建议优先升级至8级。基地迁移功能解锁后,可将主城迁至资源密集区,减少工程舰船的往返时间。贸易中心允许资源按比例转换,但存在损耗,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电子货币通过居住区产出,可用于购买技术档案补充资源,需定期收取避免达到存储上限。
面对资源短缺时,战术调整同样重要。加入活跃联盟可共享资源与科技支援,联盟矿场能提供额外采集加成。避免在未受保护的情况下分散舰队,工程舰船在非安全区域易遭袭击。通过封锁任务或中立区刷野怪获取资源时,需评估舰队战损比,避免因维修消耗过多预制模组。计划圈数量有限,尽量框选多个资源点以提高利用率,同时避免范围重叠造成浪费。
战斗舰船消耗金属和晶体较多,而航母等高级单位依赖重氢。中期可逐步淘汰低级工程舰,替换为中级或高级型号,提升单舰采集效率。技术值优先用于强化采集类技能,溢出后再分配至移动速度等次要属性。定期检查战报,及时修复受损工程舰船,避免因意外战损导致采集链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