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协作组建舰队阵容的核心在于明确分工与互补。首先需要根据各自拥有的舰船类型和蓝图技术值分配角色,通常分为前排抗伤、中排输出、后排支援三个基础定位。前排建议选择高护甲舰船如ST59战列巡洋舰或CAS066巡洋舰,中排配置枪骑兵驱逐舰或卡利斯托鱼雷型等火力单位,后排则优先搭载卫士支援驱逐舰或苔原级载机型提供治疗和防空。关键点在于避免功能重叠,例如两名玩家同时培养同类型战巡会导致资源浪费。
由于工程舰采集效率直接影响发育速度,建议团队共享矿区并统一分配金属、晶体、重氢的采集比例。中型工程舰搭配721载货型能显著提升单次采集量,而前哨指挥中心的建设需优先满足金属需求。在蓝图研究方面,团队成员应错开开箱时间,避免重复获取相同舰船蓝图,转而通过技术值互换强化各自专精的舰船模块。
实战中需灵活运用曲率航行和包夹战术。当主力舰队需要快速支援时,可提前派遣侦查舰建立计划圈作为曲率跳点,使后续舰队航行速度提升五倍。包夹战术则要求高速舰队(如雷利亚特隐身型、澄海级)从侧翼切入,直接攻击敌方中后排单位。需提供曲率跳点的建筑或舰队在航行过程中必须保持存在,否则速度会恢复常态。
针对不同阶段调整阵容是持续优化的关键。前期以驱护舰为主,中期逐步加入巡洋舰和战巡,后期则需整合航母与特种舰船。例如攻城场景可临时编入枪骑兵攻城型和诺玛M470,而防空薄弱时需调用CVT800护航艇或孢子战斗机。团队成员应定期根据对手配置和星系占领进度复盘阵容缺陷,例如补充能量伤害舰船应对高护甲目标,或增加维修舰提升持续作战能力。
通过游戏内指令或外部工具同步行动时间,确保封锁、集结等操作精准执行。在攻击高级野怪或玩家基地前,需提前测算舰队损耗和策略值消耗,避免因战损过高影响后续发展。长期合作的团队还可建立共享文档记录舰船培养优先级和战术案例,逐步形成专属的配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