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功能并非以独立建筑形式存在,而是整合在舰船系统内。资源存储与物资管理功能主要通过工程舰和运输舰的货舱容量实现,其中AC721通用型、载机型等舰船均具备仓储模块。玩家可通过蓝图研究强化舰船仓储技术值,提升单次资源运输效率,这是资源管理的核心机制之一。
资源采集过程中,工程舰编组需搭配仓储强化模块,否则会出现频繁往返基地的低效操作。中型工程舰每小时采集量约3万单位,但若未升级仓储技术,实际效率将大幅降低。采矿平台虽能提供10%-30%的采集加成,但其仓库功能仅限同盟成员共享,这解释了为何单独寻找仓库建筑会徒劳无功。战略地图顶部的资源储备显示栏,实质是整合了所有舰船仓储数据的虚拟界面。
前哨指挥中心的连接功能可替代部分仓储需求。将前哨站与矿点连接后,资源会直接传输至基地无需中间存储,此机制常被误认为隐藏仓库。需注意该功能会占用工程舰计划圈,且连接后矿点不可再采集。迁移基地至矿点附近同样能实现类似效果,但会消耗大量策略值,属于进阶战术选择。
后期发展中,CV3000主机库等特殊模块具备战术仓储功能。这类模块通常部署在舰队侧面或后方,既提供战斗支援又兼作临时物资中转站,但其本质仍属舰船子系统。玩家若想提升整体仓储能力,应优先研究FG300侦察舰的机动模块与721载货型的技术点,而非寻找固定仓库位置。
资源交易中心的物资转换功能常被忽视。当基地达到3级解锁贸易建筑后,金属、晶体、重氢可互相转化,这实际构成了动态仓储体系。该体系与舰船货舱、采矿平台、前哨网络共同组成分布式存储系统,解释了为何游戏不存在传统SLG中的集中式仓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