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在二战风云中作为远程火力核心,其支援效能取决于阵地部署、视野协同及兵种搭配。炮兵阵地需优先选择森林或高地地形,森林能提供20%-30%攻击加成,高地可增加射程10%-15%。反坦克炮和榴弹炮是前期必出单位,射程分别达到220和260码,但需1分钟展开时间且移动速度极慢。部署时必须确保前排有坦克或步兵提供视野保护,避免被敌方突袭单位切入后排。炮兵阵地升级至5级后,配合满级军官技能可使榴弹炮射程突破300码,实现无伤打击4级炮塔。
炮兵与地面部队的协同需遵循步炮分离原则。步兵或摩托化单位负责前沿侦察,标记高价值目标;炮兵集中火力优先清除敌方防御工事和装甲单位。当敌方防御集中在地面时,可调动飞行部队进行后方突袭分散火力。炮兵开火后需观察弹着点,若发现敌方单位试图迂回,立即指挥轻坦部队封锁路径。炮兵不会攻击视野外目标,因此必须保持至少一支侦察车或装甲车在前线持续提供视野支持。
中后期可逐步用喀秋莎火箭炮替换传统炮兵,其优势在于无需展开阵地且保留森林加成。火箭炮对车辆伤害是自行火炮的4倍,射程可覆盖海战区域,但需注意其仇恨优先级高于近战单位,避免暴露在敌方反坦克火力下。龙卷风火箭炮是应对轰炸机群的有效选择,部署时应与防空炮形成交叉火力网。炮兵部队弹药消耗极快,需在补给品厂周边预设至少2支运输车队进行实时补给。
防守战中炮兵需依托建筑卡位,将反坦克炮隐藏在主城后方,利用建筑模型抵消敌方点击精度。若采用钢铁洪流防御战术,需配置8支坦克封堵路口,另外8支作为机动力量切断敌方后排。炮兵阵地每隔3分钟需轮换位置,防止被敌方预判弹道。当敌方使用步兵冲锋时,可指挥摩托化单位快速切入其炮兵阵地,利用森林地形使步兵攻击力翻倍特性实现反制。战场距离计算公式为最远射程加2000码,合理利用第二回合等待机制可抢夺先手优势。
炮兵指挥需平衡火力密度与生存能力。每支炮兵部队间隔至少500码,避免被范围技能同时覆盖。军官达到21、41、61、81级时会解锁关键技能,81级后技能可每回合生效。若资源有限,优先升级榴弹炮的射程和穿甲弹科技。当敌方采用海军战术时,可沿岸部署火箭炮进行反制,但需注意7海城布局存在较高风险。最后切记炮兵属于战略单位,每次开火后需保留30%行动力用于紧急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