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补给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核心环节。补给方式主要分为自动补给与手动补给两大类,其中自动补给包括非战斗状态下部队的缓慢恢复以及城市每小时对行政区内部队的自动补充;手动补给则涵盖空投策略、舰内补给、后勤部队支援等多种主动操作。理解不同部队的弹药携带上限差异是基础,例如陆军在行政区内即可获得补给,而空军和海军需返回基地。合理利用初始满补给状态,避免在关键战役中出现弹药短缺。
通过建造补给品厂消耗军费生产弹药,并将其存入城市仓库,是长期作战的保障。升级工厂等级可提升效率,而扩建储藏库则能增加库存上限。需资源点的占领能提供稳定的弹药来源,但需优先保护补给线安全,防止被敌军截断。战斗中获胜也有概率掉落弹药,因此选择常规战役而非高风险突袭更利于资源积累。盟友通过商业中心的物资运输可作为应急补充手段。
战术层面的补给策略需结合战场实时调整。空投补给是覆盖全地面部队的高效方式,但需拥有军团城市作为前提;航空母舰则能为舰载机提供专属补给。特殊指挥官或后勤部队的补给技能可在关键时刻快速恢复弹药,这类技能的使用时机直接影响战局。建议在战斗前预先规划补给路线,例如利用地形掩护运输车队,或安排战斗机为运输机护航,确保补给线畅通。
优先保障主力部队的补给,同时根据敌方兵种类型灵活调配弹药种类,例如对装甲单位集中分配穿甲弹。科技研发中提升运输效率与补给产能的选项不可忽视,而联盟援助能弥补临时缺口。补给不仅是物资输送,更是战术链条的一部分,其效率直接决定战场主动权。持续优化从生产到分配的全流程,才能在持久战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