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确实具备星际货物运输功能,但需要根据船型特性进行合理规划。游戏内设计了专门的运输舰和商船两类功能性舰船,运输舰拥有更大的货仓容量但速度较慢,适合大批量资源转移;商船则侧重机动性,适合中短途快速贸易。这两种船型均能通过拉格朗日星门网络实现跨星系运输,但需注意运输路线上的安全评估与护航配置。
工程舰虽主要承担资源采集职能,但其露天平台设计允许临时转运部分货物。X20重型工程舰这类大型工程单位配备专家级工程无人机和800米舰体,在参与星门建设等重大项目时经常兼负物资转运任务。不过工程舰的运输效率远低于专业运输船,且会占用资源港口容量,仅建议在特殊情况下作为临时补充使用。玩家需通过蓝图研究强化工程舰的货仓扩容技术,才能提升其辅助运输能力。
运输行为会受到港口容量与指挥值的双重限制。军事港口和资源港口的独立计算机制,使得玩家需要平衡战斗舰队与运输船队的比例。初级港口仅能支持小型运输船作业,必须通过升级通用港口或建造大型工程舰船坞来提升容量上限。同时主力舰生产线的数量也决定了运输船队的规模扩张速度,这些都需要在基地建设阶段提前规划。
星际运输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私掠者和其他玩家的拦截。即使是非战斗性质的商船,也建议配置雷利亚特级护卫舰等具备隐身特性的护航单位。联络站发布的委托任务中常包含高风险运输需求,采用快速舰队+护航艇的组合能有效降低损失概率。运输路线规划应尽量避开未探索区域或敌对势力控制区,利用已知的曲率航行节点可大幅缩短航程时间。
货物运输的效率提升依赖于技术储备与战略协作。加入玩家联盟能共享安全航线情报,而侦查舰船对未知星系的探索可发现隐藏贸易节点。采矿平台范围内资源带的开采难度降低特性,也能间接提升周边运输效率。后期通过舰船个性化改装系统,为运输单位加装EN-300型矢量引擎等动力模块,可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的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