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城池的核心兵种需求主要围绕高防御属性和战术协同展开。盾兵是防守体系的基础兵种,其高额统率成长和减伤特性能够有效抵御敌方主力部队的冲击,尤其在城墙驻守时能最大化发挥防御优势。枪兵作为反制骑兵的兵种,在防守布局中不可或缺,其兵种克制特性可针对敌方突击阵容形成威慑。弓兵则提供远程火力支援,通过战法联动实现持续输出,但需注意部署位置以避免被近战兵种快速突破。器械部队虽攻城值高但防御薄弱,一般不直接参与防守,而是作为辅助兵种用于修复城防设施。
防守城池的兵种搭配需遵循防御优先,克制为辅的原则。盾兵应占据驻守队列的主要比例,建议配备具有嘲讽或减伤战法的武将统领,如曹操、曹仁等自带统率加成的武将。枪兵部队需保持一定数量以应对骑兵突袭,通常部署在城墙外围或关键隘口。弓兵队伍则需与盾兵形成盾弓联防体系,通过战法联动实现攻守平衡。兵种适性达到S级的武将能额外提升20%属性,这对防守效能具有显著增益。

城防设施的等级直接影响兵种防守效能。5级以上的箭塔可为弓兵提供射程和伤害加成,而拒马能有效延缓敌方器械部队的推进速度。当城墙达到7级时,守军可获得10%的全属性加成,这使得高统率盾兵的防御能力进一步质变。资源分配上,建议将60%以上的城建资源投入城墙、校场和守备营,这些设施能同步提升所有防守兵种的耐久值与恢复效率。器械部队虽不直接参战,但其建造的冲车、投石车等设施可增强城门耐久,间接减轻守军压力。

武将战法与兵种的协同是防守成功的关键因素。拥有群体减伤战法如八门金锁阵的武将应优先配置给盾兵部队,而携带控制类战法的枪兵能有效打断敌方进攻节奏。弓兵队伍推荐搭配火神计等持续性伤害战法,通过消耗战削弱敌方兵力。防守阵容中至少需要保留1支机动部队,用于应对敌方绕后或突袭战术,这支队伍通常由枪骑混编组成,兼具反制与机动作战能力。

后期防守需注重兵种科技与同盟协作的深度结合。当盾兵科技铁壁达到满级时,可提供15%的全体减伤效果,这与城墙加成效用叠加后能形成极强的防御壁垒。同盟驻防机制允许不同兵种混编部队协同防守,应遵循3盾2枪1弓的经典配比原则。在应对高级城池攻防战时,建议提前通过同盟频道协调驻防部队的兵种构成,确保每个时间段都有克制敌方主力兵种的防守队伍在线。侦查技术的提升也能帮助守军更精准地调整兵种部署,形成针对性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