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城市是核心玩法之一,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获取与战略优势。城市占领的基础条件是彻底消灭敌方守军并摧毁关键防御建筑,随后需派遣特定兵种执行占领任务。步兵是最基础的占领单位,后期解锁的摩托化部队能提升占领效率。需占领过程中若敌方重建防御或迁城,可能导致行动失败,因此需持续压制敌方活动。攻打前必须通过侦察掌握城防布局,优先破坏炮塔等关键设施,同时保留足够兵力应对突发反击。
资源管理与兵种搭配是攻城战的关键前置工作。城市中的指挥部、兵营、工厂等建筑等级决定了部队规模和质量,高级建筑能解锁更强力的兵种和科技。资源区必须合理配置农田、油田、钢厂,确保战时补给充足。攻城部队建议采用混编模式,步兵负责吸引火力,炮兵远程摧毁防御工事,坦克单位突破防线,侦察车提供视野支持。针对不同等级的城市,需调整兵种比例,例如高级城市需要更多攻城车和火箭炮对抗强化防御。科技研发应优先提升陆军攻击、燃烧引擎等直接影响战斗力的项目。
地形与战术配合对攻城效率有显著影响。河流、桥梁等天然屏障可能成为进攻阻碍,但也能用于分割敌军。攻城时建议选择防御薄弱面作为突破口,避免正面强攻。若敌方固守不出,可先用远程单位清除外围炮塔,再推进攻城车至安全距离输出。防守方若在森林布置炮兵,进攻方需用侦察单位点亮视野或派遣摩托化步兵迂回干扰。对于军团城市或高等级目标,必须协调盟友同步进攻,分散守军火力,同时阻断敌方资源运输路线。
长期控制城市需要完善的防御体系与后勤保障。占领后应立即修建城墙、炮塔和雷达站,防止敌方反扑。城市内需维持合理税率避免民心暴跌,同时通过交易所平衡资源缺口。将领任命方面,军事型将领适合前线指挥,后勤型将领可提升资源产出。军团城市需成员共同贡献资源升级共享军备,其生产的特殊单位比普通城市更具战略价值。定期演练攻防战术能检验布防漏洞,小规模冲突测试是优化部队配置的有效手段。
心理战与情报操作在攻城过程中具有隐性价值。通过频繁派遣侦察机骚扰可消耗敌方耐心,降低其防御积极性。流言计谋能削弱敌方市长忠诚度,策反效果可间接减少守军战斗力。对于长期顽抗的目标,可采取资源封锁策略,持续掠夺使其失去重建能力。但需注意过度攻击可能引发敌方军团集体报复,因此在战略层面需评估敌对关系网,优先打击孤立目标。战场频道的信息干扰也可能影响敌方决策,但需避免自身战术意图过早暴露。